中小银行纷纷“降息”应对息差压力叠加经济复苏LPR难降
近期多地中小银行在开门红结束之后迅速下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关注,其核心原因或已明了。
4月11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据统计,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
受访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最新的一季度存款数据从侧面佐证,当前这一轮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主要是存款市场供需形势变化后的银行自发行为,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应对净息差大幅回落、贷款扩张速度放缓的压力。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团队认为,负债端居民和企业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存款大增且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带来银行存款成本有所上行。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34bps,导致2022年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比分别收窄了14bps、14bps、24bps和23bps。
中小银行纷纷“降息”应对息差压力
一季度存款大增固然有银行主动揽存的因素,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社会消费和投资需求疲弱亦是重要原因。
东方证券武凯祥认为,3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2.07万亿,同比多增7252亿,延续了1、2月以来的良好表现,继续扮演推动信贷高增的主力,判断主要流向仍然是基建和制造业领域。但居民超额储蓄的意愿仍强,后续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而进入4月以来,广东、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开始下调存款利率,主要是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并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如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近日发布公告称,自4月8日起,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调整至1.9%、2.4%、2.85%;广东澄海农商银行将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0.05至0.15个百分点不等;广东南粤银行自将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下调至0.3%,整存整取利率亦下调0.02至0.15个百分点不等。
国信证券王剑分析,农商行此轮经营压力相对更大,一方面大行强势入局小微市场,给小微领域信贷价格造成巨大冲击,农商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明显高于大型银行。同时,大行2022年以来持续加大以低息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这也给中小行信贷扩张带来了一定冲击,2022年中小银行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资产荒压力凸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甚少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以深圳市场为例,据地方媒体报道,截至4月11日,包括深圳农商行、四大银行深圳分行网点均未有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
4月11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因为CPI持续低位运行的根源是需求端修复节奏不如供给端,居民端需求修复不及企业端,后续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居民部门需求的刺激作用。
叠加经济复苏LPR难降
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9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987亿元。仅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面对存款,银行表现出欲拒还迎的微妙心态。从结构上来看,国信证券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存款的活期化程度不断下降,从2020年的37%一路走低,今年3月份的活期化水平为30%。显然,定期存款比重提高将会直接增加银行资金成本压力。
与此同时,银行存贷比压力并未消减。截至3月末,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存贷比数值在85%左右,处于近三年高位,尤其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提升曲线较为明显。
一般认为,如果息差过窄将影响银行放贷的动力和应对风险的资金储备。
海通国际最新报告认为,今年很多银行对息差的掌握为Q1压力最大,银行整体是息差是顺周期的,如果LPR和国债利率上行,银行息差大概率扩大;如果下行,银行息差大概率收窄的,由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对冲击机制,息差收窄幅度只是市场利益和LPR降幅的一部分。
国信证券王剑亦认为,对于贷款端,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低位,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后拖累营收,不利于银行长远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已呈现持续复苏态势,因此,当前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的概率较低。
对于居民资产端规模的提升。中信证券明明认为,在结构性工具层面,类似于首套房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的工具可以扩充适用范围,从首付比、公积金贷款利率、限购限售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降成本选项。其次,围绕年轻人失业率结构性偏高,居民疫后可支配收入恢复缓慢等问题,也应推出适当结构性政策工具,提升总体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